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和23项具体的行动内容。

10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目前,保险公司累计开发销售养老年金保险产品830款,实现保费收入415亿元。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有效承保人次超过5800万,累计积累超过5100亿元保险责任准备金。

创新养老保险产品

事实上,保险业不仅是增加传统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供给,还在产品创新上下大力气。比如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布局养老医疗机构,增加社会养老医疗的服务供给。

例如,所谓长期护理险制度,即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明确15地作为试点单位,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表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此前不久,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健康中国行动解读系列发布会——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和23项具体的行动内容。政府层面一共有12项具体的行动内容,其中包括“加快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现在全国有15个城市搞试点,下一步希望尽快推开试点,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截至2019年7月底,泰康保险在湖北荆门、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浙江宁波等8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和北京石景山、浙江嘉兴等14个非国家级试点城市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工作,服务参保人群超过1270万,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2.35万人,累计支付护理保险待遇超1.6亿元。

此外,不少保险机构亦在布局养老医疗机构。例如,君康人寿公布的对于养老社区最新规划显示,未来5至10年间,君康人寿计划大力布局医疗、养老、康复以及旅游产业。目前,君康人寿推出的康养品牌“君康年华”,已规划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其中北京、上海两大社区已经率先落地,共规划建设2000余套养老单元,社区建成后君康人寿将长期持有运营。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银保监会也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探索利用财税杠杆撬动养老保险市场发展。

目前,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一年多来,已有23家公司参与税延养老保险试点,66款产品上市,累计实现了保费收入2亿元,参保人数4.52万人。

2014年7月,原保监会正式启动居民个人住房反向抵押保险试点,试点已经超过五年。总体来看,试点运行平稳。目前,共有幸福人寿、人民人寿两家保险公司经营个人住房养老反向抵押保险业务。

目前,幸福人寿在售的是一款非参与型反向抵押保险产品,即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如果房产实际增值超过了未来通过处置房产来偿还的养老保险相关费用,多出部分不归保险公司,而是归属投保老人指定的相关权益人(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但保险公司承担房屋下跌风险,即继续按照已经约定的金额给付养老金,养老金给付总额不会减少,不受房价下跌的影响。

截至2019年9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9件,共有129户家庭191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1岁,户均月领养老金7000余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过3万元。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总体来看,反向抵押保险成为首个形成一定规模的“以房养老”金融产品,保险业逐步探索出一条老年人房产融资养老的新路,满足了老年人居家养老、增加养老收入、终身领取养老金的三大核心需求,得到了投保老人的普遍认可。目前,试点五年多,总体运行平稳,但是规模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有反向抵押保险是一个小众业务、传统观念影响、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有待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以房养老”突破了传统的养老观念和住房观念,同时在法律与配套政策上,有些环节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空白或不足,且业务环节复杂,存续期长,涉及多个领域,存在长寿、利率、房地产市场波动、房产处置、法律等风险。此外,还有部分老人的房产无法上市交易,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