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作为资本力量的象征,从诞生那天起就引来众多非议。那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确实让人心生畏惧。厌恶者指斥这是现代社会的“阳具崇拜”,从楼宇结构、救援安全、居住环境等方面证明摩天大楼不适宜人类居住,甚至有鸟类学家声称,摩天大楼阻碍了鸟类迁徙,影响天空观瞻。
听起来像是笑话,不过可见摩天大楼招来忌恨之广。由于摩天大楼在节约用地、商业聚集、地标效应等方面的优势,最近半个世经以来,它们像雨后春笋一般地生长。尤其在亚洲,摩天大楼是这一地区生机勃勃的象征。
有人发现了什么不对劲。1999年,德意志银行的一名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提出了“摩天大楼指数”。通过历史统计,他发现摩天大楼的兴建和完工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兴衰。经济繁荣,到处都是高楼工地,大楼完工,经济陷于萧条。
劳伦斯解释说,经济繁荣是因为政府宽松信贷,市场上充满了货币泡沫。资本家对经济前景过份乐观,于是他们好大喜功,铺张建设。到大楼完工时,政府为遏制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政策,萧条就来临了。劳伦斯举了很多例子,例如1930年代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完工正赶上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萧条;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成为世界最高建筑不久,亚洲就发生了金融危机。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劳伦斯摩咒”。
盘点摩天大楼历史,就会发现劳伦斯的例子也是经过挑选。中国从90年代到现在,各地都在狂热地建设摩天大楼,经济并没发现严重萧条。不过“劳伦斯摩咒”是富有解释力的。货币宽松会制造虚假繁荣,并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经济起伏,这是“经济周斯理论”的核心内容。虚假繁荣的典型表现是,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商人们错误地判断形势,盲目投资,建设了人们实际上并没有购买能力的房子。一旦信贷收紧,接下来就是房地产崩盘,各处鬼城和空置楼盘像潮水后的贝壳裸露出来。摩天大楼狂热,和经济政策存在逻辑上的相关。